无障碍浏览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7-05-26 13:24: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近年来,辽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多举措提升队伍综合能力素质,不断探索如何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成果显著,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精心抓好组织落实

  辽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局性、基础性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党组书记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局长统筹协调落实,并且将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素质培养、管理监督等事项,列入局长办公会的重要议程。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窗口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窗口建设的具体问题。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从政治理论、业务技能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的政治执行力和工作执行力。一方面,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月组织一次理论辅导、每季度举办一次主题党课,引导窗口人员牢记宗旨、讲纪律守规矩。另一方面,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每年制定一份《业务培训学习方案》,局领导或业务科长定期轮流讲解政策,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和省里的业务学习,及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组织业务达标考试,达到“一岗精、二岗通、三岗懂”的队伍建设标准。

  积极开展勤廉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逢会必讲,反复强调“基金管理是高压线”“数据质量是生命线”“优质服务是事业线”。认真开展正反两方面教育,邀请专家讲授公共服务礼仪知识,定期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重大节假日发放助廉信,不断提高依法依规经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年来,服务窗口从未发生违规经办、违反服务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随着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持续提升,不断激发出创新火花,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比较典型的有:在全省率先实行“政府担保、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的助保缴费办法,盘活了社会资源,累计为543名困难群众申请缴费贷款1 648万元;率先开展了“个人参保、分档趸缴”试点工作,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打破了参加“城职保”的户口限制,参照续保办法设立个人趸缴档次,得到了群众极大拥护,该办法启动9个月以来,新增个人参保3 134人,拉动缴费1.4亿元。

  助力社保民生工程

  辽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做到窗口建设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紧”,擦亮社保小窗口,做好社会大民生。

  优化服务环境。服务大厅使用面积达800平方米,设置27个办事窗口,设有专门的休息区,配备了自助查询、自动饮水机和LED宣传屏幕,设立了业务咨询台和值班主任,免费提供花镜、应急药品、针线纽扣等用品。设置温馨提示板、爱心告知板和阅报筐。在三楼设置了银行缴费窗口,实现了参保缴费一站式办结,满足了群众的服务需求。

  简化办事流程。构建参保缴费“绿色通道”,业务科长窗口前移,审批权限适当下放,复杂业务窗口联审联批,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在全省率先采取了社保补贴“财政放钱、就业放权、群众差缴、社保直补”的差缴直补办法,减少了申领补贴的中间环节,减轻了群众全额垫付的压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服务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促业务,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扩面征缴清欠百日攻坚战”“优质业务标兵服务标兵”劳动竞赛、“巾帼建功”竞赛、“建功十三五”青年岗位能手竞赛等专项活动。全体窗口人员牺牲休息时间,到市区、郊区、集市、工厂,与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积极引导参保缴费。仅在2015年“双标兵”竞赛期间,窗口合计征缴保费4.3亿元,占全年征缴总额的72.88%。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辽源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与辽源电视台、辽源广播电台及辽源日报社长期合作,在官方媒体开办社保专题栏目,宣传政策,征集意见,接受监督。其中,连续16年与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社保之声》,解答群众咨询近万人次。开通了监督举报电话,公开了网上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年组织一次服务对象参加的监督员座谈会,虚心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

  (辽源市社保局供稿)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