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专题报道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22-06-24 20:09: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厅职建处 李琳

  2022年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成功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新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人社人,深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认真学习后,具体体会如下:

  一、深感使命光荣。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设立工厂保险、保护失业工人等改良工人待遇的主张,到瑞金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十八大以及到现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段历史无不倾注着我们党的忧民、为民、爱民之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所以作为从事这份薪火相传工作的具体人员,更加以传承和承担这份工作而感到使命光荣。

  二、深感责任重大。文章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独大”,而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承担的补充保障发育不够;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平衡地区收支矛盾压力较大;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方社保基金存在“穿底”风险。社会前进发展,人民需求升级提高,相应的也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着眼于每一位劳动者,从职业技能提升到高技能人才培养,从技工院校教育到终身职业技能培养,从分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从开展技能大赛,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等等,无不时时、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作用。

  三、深感实干为本。看到既往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奋战在岗的人社人,一定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同时不折不扣地将要求落在实处,把人民群众的需求记在心上,不忘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开拓进取,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创造更多的福祉和幸福。“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日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不负民生期待。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