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专题报道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22-06-10 16:20: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松原市人社局 谭洪彪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必须全面树立法治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法治思维”是“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的灵魂,树立法治思维,相信法律、尊重法律、服从法律,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的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人社系统每一位领导、干部、职工都树立“法治思维”,让“法治思维”进入我们内心,溶入血液,渗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就不会流于形式,不会走形走样,人社事业就能沿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轨道持久、健康发展。

  二、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的关键,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系列讲话精神为切入点,把法治文化作为人社事业科学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广泛开展人社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延伸宣传触角,深入广大群众,推动全社会参与宣传普及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从群众如何办事、如何维权的角度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会保险、权益维护、人才引进等全社会关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引导劳动者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必须规范人社行政行为

  只有严格规范人社行政行为,才能彰显公平正义。人社系统工作要依法依程序办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事项及办事程序,确保行政行为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积极探索在网上办理所有对外事项, 逐步实现“网上受理、协同办理、网上反馈”全流程网上运行机制,变“面对面”为“键对键”,“让数据 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推进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工作

  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牵涉利益多,需要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对行政执法行为项目及依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法律依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承办人责任等内容,并向全社会公开。建立和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量化和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社会保障事业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最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各环节必须“依法”运行,才能使得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才能谱写人类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新华章。

  • 责任编辑:吉林省人社厅_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