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专题报道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22-04-22 10:40: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为打赢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战,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党支部在厅党组的号召下,全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艰难面前体现了基层支部的责任担当。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高标准完成了第一阶段抗疫服务保障任务。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集结号,面对疫情初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厅受命包保经开区杨浦社区,事业处支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张晓强、吴迪两名年轻党员干部迅速投身抗疫一线,两名同志累计工作8天,时长超75小时,组织7300余人次核酸检测,入户约700余户,发放试剂盒1600余份,现场解决百姓关心问题10余件,卡点值守7个小时。杨浦社区宋书记指定张晓强同志为南航世纪苑小区网格志愿服务组组长、临时“网格长”,他带领13名志愿者,组建“南航世纪苑”防控小分队,为了方便沟通,队员们都以数字代号互称,迅速形成战斗力,张晓强就成为队友们口中响当当的人社厅“4号”;临时充当“一线记者”,拍摄的部分照片被人民日报、新浪、搜狐以及省人社厅官网报道选中;作为抗疫一线志愿工作的“多面手”,中国吉林网专门对他的事迹进行报道。

  全面下沉,全力抗疫,支部党员成为了各自战线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接到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号召后,事业处党支部全员发动,支部6名党员除了1名封闭管控外,其他5名党员均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王文军同志下沉社区16天累计工作10天,加入社区临时党支部,按净月高新区党工委要求完成了社区巡逻管控、物资转运,包保楼栋生活物资配送、试剂盒分发等工作;白相颇同志既当“观察员”又当“操作手”,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的规范志愿者管理、定时楼道消杀等多项意见建议被社区采纳,完成入户叫人、人员统计、发放物资等多项任务;高贵军同志在妻子全程参与一线、只有自己和孩子在家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参加疫情防控,与其他志愿者合作分发蔬菜等保供生活物资;张晓强同志在完成厅里包保任务后,义无反顾下沉社区服务,完成了现场核酸采样、卡点值守、巡逻防控任务;吴迪同志积极克服爱人异地无法返长以及孩子较小等不利因素,选择在孩子睡后参与小区配送生活物资的卸车搬运和发放工作,经常工作至半夜,参与搬运发放物资20余次超40吨。下沉社区以来,支部成员累计组织核酸检测约13000人次,现场核酸采样约1200余人,入户发放试剂盒、配送生活物资等5000余份,卡点值守巡逻100余小时,向红十字会捐款1200元。特别是黄明同志作为支部的一员虽然被封控,但一直提醒支部党员同志在特殊时期要有特殊觉悟,要自觉体现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期间,他指导分管处室配合省委组织部拟定了抗疫激励政策12条,指导分管处室研究制定了我厅抗疫21条激励政策中人才方面的政策以及涉及人才政策的《实施细则》,指导分管处室完成了受疫情影响省政府向国务院、省人社厅向人社部请求支持的人才方面政策,以及职称评审、人才收入倍增计划方案等相关工作,严格按要求封控区足不出户,居家隔离办公,体现了关键时刻一名省管干部的责任担当。

  高位谋划、服务全局,积极出台抗疫激励政策。为了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大局,事业处在黄明副厅长的指导下,全程参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人社领域全力支持抗击新冠疫情若干政策措施》,实现了五点突破和创新,真正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志带来了实际福利。一是适当上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专门用于聘用直接接触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开辟事业单位招聘绿色通道,对直接参加本轮疫情防控一线的事业单位贡献突出的非在编人员、表现突出的社区(村)工作者给予政策支持。三是对直接参加本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事业单位,将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提高至30%等倾斜政策。四是实施防疫一线技能人员激励,对已经取得上一级资格、直接参加本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工勤技能人员破格聘任。五是积极落实《关于做好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关心关爱的意见》,指导各地各部门按照奖励的实施权限及时组织开展奖励工作,选树先进个人和单位。

  疫情面前,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事业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在厅党组的果断决策和部署下,将进一步听从指挥,为早日打赢疫情攻坚战作出贡献。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