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7-05-18 11:02: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吉林市就业服务局 

 

  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过程中,吉林市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由此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也成为了一个棘手的民生难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吉林市围绕着“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工作方针,以优化服务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失业人员需求延伸服务链条,实行精准化、差别化服务,推动了吉林市失业保险由生活救助型向就业导向型的转变。 

  一、及时掌握需求,做好分类服务 

  吉林市就业服务局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起步于1986年,在成立之初进行失业登记的只有几百人,但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至2005年失业登记人员增加到10万余人,保管失业人员人事档案20余万份,每天到失业管理服务窗口办理业务的人员达500人。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服务,高效整合现有资源,力争发挥最大效能。失业管理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式,根据失业人员填写的《失业保险金申领(续领)登记表》中不同需求特点,主动协调社保局、人社局、乡镇街、社区及局内相关科室等共同为失业人员开展代理服务、就业服务和创业服务,构建”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确保对失业人员服务的全覆盖。 

  二、拓展代理服务,创新失业管理模式 

  我市为失业人员提供的代理服务主要包括人事档案托管、退休代理、失业登记、档案转递及查询业务。日常工作中,我们以方便群众、便民利民作为服务失业人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秉承“一体化”理念,协调各单位齐抓共管。多方共同努力,紧密联系。与人社、社保、街道社区等部门紧密配合。实行由就业局经办、人社审核、社保终审的“一条龙”审批程序,为失业人员提供退休代理、病退申报、档案补建等服务。目前,年均代理退休申报业务1万余人,档案查询7000余次,档案转递3000余次、失业登记及失业金申领2500余人。 

  二是开展“一柜式”服务,切实简化办事程序。在原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一柜式”服务转变,通过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理时限,确保失业人员办理相关事务一次办结。目前,正在计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失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系统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失业人员可足不出户了解相关信息,从自身所在社区、街道便可直接办理失业登记、退休申报、档案查询等相关业务,更便捷的享受到就业失业服务。 

  三是制定“一系列”规范,转变服务态度。为了提高服务窗口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服务素养,结合公共就业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实务手册》,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在服务失业人员过程中,按照咨询工作讲方法、接待群众讲技巧、回答问题讲分寸的“三讲”理念,使失业管理服务工作更顺畅,工作效率大提升,服务质量更优质。失业窗口接待能力由每天300余人提升到500余人。 

  三、夯实就业服务,筑牢失业管理根基 

  失业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点”,只有实施更加高效、务实、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才能帮助失业人员尽快从“失业状态”向“就业状态”转变。 

  一是履行职责,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增加招聘会场次,分行业、分工种、分地域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专场招聘活动以及送岗位进社区、进村屯活动,还开展了妇女、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专场招聘会,2016年我市发布各类岗位信息18万条。建立职业指导“一带一”的四级联动工作制度,107名职业指导人员分布在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挥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指导作用。 

  二是互相联合,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工程,指导现有30余家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结合我市经济建设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开展就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的中式面点、育婴师等20多个专业的培训,充分满足了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扶持重点企业,为失业人员按需安置岗位。推广吉林市宜万家纺织有限公司布艺手套编织项目,在社区、村屯开设7个加工点,重点扶持150余名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创办“家庭作坊”,实现居家就业。利用精准扶贫的政策优势,开设“流动培训学校”,将缝纫机装等教学设备安装在大客车上,哪里有学员,“学校”就开在哪里,截止目前,已有200余名失业人员在“流动教室”学到就业技能。 

  三是夯实基础,实现就业精准援助。建立就业援助指挥中心,将失业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对失业人员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指导,精准援助。实施援助“八步工作法”,使援助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一对一”包保援助制度,突出援助的实效性;开展充分就业社区“一带三”活动,提升基层服务机构综合能力,用更加专业、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失业人员“脱困”;打造“一社一品”创业就业品牌,满足失业人员对创业就业的不同需求,使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 

  四、延伸创业服务,提升失业管理水平 

  创业是最直接的就业,通过开展“六位一位”的创业指导服务,培养失业人员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是与时俱进,创业培训做引导。针对热点行业结合SIYB原有的教学课程大胆进行教学体系改革,实行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技能+项目推介+专家辅导+投融资对接的“六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增加创业就业率。顺应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时代要求,201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电子商务师资创业培训,已培训50名电商培训教师,为进一步开展电商培训储备了师资资源。在创业孵化园区中开展创业集市、创业大赛等活动,将创业培训与创业实践有效融合,提高了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积极性,每年培训失业人员2000余人。 

  二是加强宣传,创业项目做载体。通过举办创业项目展示会、创业沙龙等活动,利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网站、微信等载体,向失业人员宣传推介创业项目的同时,还为失业人员提供创业项目专家免费论证服务,帮助失业人员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创业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局组建了涵盖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高校教授、创业导师、优秀企业家、投融资专家等人员在内的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为失业人员全程免费服务。 

  三是健全体系,创业服务做支撑。通过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活动、创业孵化等服务体系,指导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7家,引导失业人员去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在创业孵化过程中可以得到由基地提供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企业融资、财务管理、代理记账、企划宣传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有效提升了失业人员的创业成功率。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探索中开拓,在挑战中提升,失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块基石,只有积极做好失业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尽职尽责扎实工作,充分利用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宣传发动、服务带动、部门联动等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思路,为全市失业人员提供更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 倾力做好失业管理服务工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