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9-09-23 09:28: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乾坤万里蔚蓝天,谷物醇香四面来。万昌的黑土地上,演绎着稼穑涌动的美丽图景。

  “矢志生产绿色优质稻米,搭乘新时代的春风,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29岁的张楠楠望着自家精心打理的农场,言语间信心十足。

  5年前,张楠楠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稻香萦绕的家乡——永吉县万昌镇创业,协助父亲注册成立了张全家庭农场。

  9月中旬,记者来到张楠楠的家庭农场时,现代化农用机械整齐地排列:全自动育苗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运稻机、烘干机、整地机、双面筑埂机、撒肥机、新型水稻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

  张楠楠一边收拾着农具,一边与记者畅聊:“农村天地大有可为,现在已经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坚持科学发展农业了。”她告诉记者,在她还没返乡创业之前,家里稻米销售仅靠传统模式,通过口碑在线下商店销售,销量始终上不去,产品的知名度也不高。

  全面接手农场后,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看到了互联网营销的巨大潜力后,张楠楠申请注册了微店和公众号。借助网络的优势拓宽销售范围,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了优质稻米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

  目前,农场绿色生态水稻种植基地已经由最初的500亩发展到4200多亩,建成了稻米可视化管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采用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技术模式,农场每年水稻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营销网络覆盖了国内十几个省市,年产值5000万元。

  绿色发展,质量第一,要关心产量,也要打造品牌。张楠楠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产人民信赖的放心粮。

  高清大屏幕上,分模块展示着各个区域的作物概貌,满眼生机。

  2015年,张楠楠与舜治网络公司合作,在绿色水稻生产基地、育秧大棚和稻米加工车间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让所有的客户在手机上观看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不仅如此,她还将施肥、用药等关键生产环节的视频、截图上传,通过扫码就可以追溯到整个生产过程。存储两年生产环节的视频资料,实现全程处于消费者监督和生产可追溯的目标。可视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使其经营的大米销售量翻了一番,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这几年的优质稻米生产实践过程中,张楠楠明显感觉到,农村青壮劳动力越来越少,水稻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说干就干。经过全国多地考察和论证,张楠楠选择了与广州一家公司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植保无人机事业。她购买了8架无人机,除了自家农场做植保用外,还帮助其他农户防虫防病除草,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脚下的土地养育了我,我就要尽己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张楠楠饱含深情地说。

  

  • 责任编辑:吉林省人社厅_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