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8-09-27 08:54: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四平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120万人,农村劳动力64万人,占全市劳动力的58%。近年来,四平市农村就业创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积极实践以“三级联动、四种体系、三项试点”为主要内容的“三四三”模式,开创了农村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顶层设计,以“三级联动”注入农村就业创业新动力

  在抓农村就业创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仅靠人社部门孤军奋战,在人员发动、资源调动、政策驱动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瓶颈。为此,坚持打立体战,从顶层设计着手,开创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外脑撬动”的“三级联动”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在农村就业创业工作中,政府要扮演好主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发挥好“有形之手”的助推和保障作用。实践中,充分运用绩效考核体系这根“指挥棒”,将农村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二是部门配合,横向联动。农村就业创业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避免出现人社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以农民工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抓手,确定了各成员单位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制定了远近结合的工作目标和规划,分解细化工作任务,使各成员单位有目标、有思路、有人抓、有责任、有考核、有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整体推进的有序工作格局。

  三是引进外脑,借力撬动。通过引智力、借外脑,开启四平就业创业工作“加速度”。邀请中国创业智库专家入驻四平,撰写《四平市构建创业促进体系研究报告》,对四平市就业创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分析和详细阐述,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和中国创业智库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制定《四平市就业创业三年规划报告》,对该市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深层次谋划,使四平市就业创业工作形成了完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体系,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变,确保未来几年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有了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和更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

  二、抓机制创新,以“四种体系”谱写农村就业创业新篇章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农村就业创业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着力打造全新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返乡创业体系、劳务输出体系和农技工培训体系,唱响农村就业创业主旋律。

  一是打造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按照省人社厅吴兰厅长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参照省里相关文件,结合四平市具体情况,制定出台《四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在税费减免、平台建设、创业培训等方面和资金直接挂钩,提高政策含金量,增强就业创业政策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将各项扶持政策具体操作事项纳入“只跑一次”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工作流程,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二是打造返乡创业体系。加深政府和市场密切协作,成立四平市创业讲习所。政府负责政策制定、业务指导、搭建平台等工作,购买讲习所服务成果;讲习所向政府提供创业者基本信息和需求,在政府和创业者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发起成立四平市返乡创业联盟;返乡创业联盟进行市场化运作,负责为联盟成员单位和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服务、创业政策服务和商品销售服务。同时,建立完善返乡创业人员数据库、项目数据库和大数据可视化软件平台。目前,全市有1万余名农民工实现返乡创业,创办企业1万余户,带动就业5万余人;创建省级返乡创业基地10个,返乡创业示范乡镇7个;全市返乡创业联盟已全部组建完毕,共吸纳企业350户,带动就业1300余人,联盟成员之间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双辽市创业联盟将本地滞销多年的杂粮、香瓜、玉木耳销往北京和马来西亚等地,带动联盟成员和农户增收致富,使联盟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三是打造劳务输出体系。去年,四平市搭建了劳务输出联盟平台,在企业和劳务经纪人两个市场主体之间开展“1+2”劳务输出模式,提升了劳务输出就业总量。今年针对劳务输出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农民工技能水平差、劳动附加值低、参加社保意愿低、转回本地续保难等,在保证输出总量的基础上,着重打造“培训+社会保险+劳务派遣”三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就业模式。从输出前培训入手,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劳动附加值,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提高企业用工稳定性;从劳务派遣入手,实现输出人员社会保险本地化,保障农民工合法利益,进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依托众合、佰亿达等人力资源公司开展新型输出就业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仅“春风行动”期间就批量向江浙地区输出1200余人,稳定就业率达到80%。目前全市建立区域性劳务输入基地12个,新打造劳务品牌4个,培育劳务经纪532人,域外输出就业16.27万人,劳务经济输入达23亿元。

  四是打造农技工培训体系。近年来,农民工培训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人社、农业、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都有农民工培训任务,但各部门之间互相割裂、各自为政,培训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整体合力。针对这种情况,由人社部门牵头,整合各相关部门培训资源,成立农技工培训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意愿为准绳,统一制定培训计划,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打造“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市民化培训”的一体化、联动式培训体系。目前,四平市抓住劳务输出批量用工特点开展焊接、育婴师、月嫂等专业培训,按照返乡创业人员需求重点开展种植、养殖、烹饪等专业培训。全市打造农技工品牌4个,培育农技工典型25个,建立培训示范基地3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256人,开展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2163人,开展创业培训816人,开展市民化培训400人。 

  三、抓示范引领,以“三项试点”探索农村就业创业新路径

  以抓好就业扶贫、家庭服务业进社区、创业担保贷款“三项试点”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尝试,强化以点带面作用,为农村就业创业工作开辟新天地。

  一是在就业扶贫试点上求突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脱贫,是当前就业扶贫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村(屯)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帮助就业创业能力较弱的贫困劳动力脱贫就显得更为棘手。为攻克这一难题,该市采用了“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创业扶贫模式和“人力资源公司+贫困村+贫困人口”就业扶贫模式。前者就是先确定合适的扶贫项目,政府与公司签订定向扶贫协议;贫困劳动力依托项目成立合作社,政府为合作社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公司负责合作社的运营、贷款资金的使用及贷款偿还,并将贷款额度的8%以先行分红的形式用于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扶贫。后者就是先确定符合就业扶贫条件的人力资源公司,政府与公司签订就业扶贫协议;贫困村“两委”组织外出务工农民参加培训,公司负责将培训后的农民工批量输出,到年底根据输出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付给村集体定额资金,村集体按协议比例将资金用于贫困人口扶贫。目前我市依托禾佳菌业、佰亿达等企业在梨树县孟家岭镇下安村开展了两种模式的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市推广。

  二是在家庭服务业进社区试点上求突破。针对中美贸易战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输出造成影响,超前谋划、未雨绸缪,以“党员进社区”为载体,引导家庭服务培训学校与社区居委会牵手合作。由社区居委会提供本社区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清单,由家庭服务培训公司根据清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业务培训,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匹配式服务。这种工作模式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又满足了老龄化社会需求。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市本级4个社区进行试点。

  三是在创业担保贷款试点上求突破。创业担保贷款是当年为了扶持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制定的一项优惠政策,存在着门槛高、手续繁琐、反担保面窄等弊端。随着就业创业形势发生变化,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需求。面对这一问题,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邀请洛阳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王现利主任来四平作专题报告,并组织该市业务骨干赴洛阳学习。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具有四平本地特色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预案,主要在贷款额度方面进行突破,个人申请额度由原来的20万元提升为30万元,合伙经营申请额度由原来的200万元,提升为300万元;在贷款担保方面突破,建立异地担保工作机制;在反担保方面进行突破,提升自然人反担保额度。下步将仔细论证并开展试点,如试点成功,将对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吉林省就业服务局 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