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7-08-30 11:41: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秋梨沟镇在敦化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把返乡创业作为推动转型发展、助农增收致富的有力支点,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健全保障机制,累计扶持返乡创业人员300多人,创办企业36户,带动本地及周边农民转移就业7345人,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一、实施精细服务,优化返乡创业环境

  镇政府将返乡创业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章立制,强化措施,着力打造最优创业服务环境。一是构建服务体系。建立镇返乡创业服务站,设置服务窗口,配备两名创业辅导员,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辅导,各村也都设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点。二是提供精细服务。改进机关作风,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上门服务,通过逐村逐户走访,建立了返乡创业信息台帐,编印《返乡创业服务手册》,做到外出人员有电话,返乡人员有记录,创业项目有简介,创业过程有跟踪,为服务返乡创业打好基础。土地、工商、税务等站所也结合各自实际,为创业者落实优惠政策,解读文件精神,提供信息咨询。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放《致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1600份,每年春节召开返乡创业人员茶话会,征求意见建议。建立返乡创业激励机制,在向市里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时重点向创业典型人物倾斜,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示范引领,统筹返乡创业布局

  一是突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训和引导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创业致富。返乡人员李文波创办了有机生态专业农场,建立起林木、养殖、杂粮相互渗透、循环发展的生态示范园,20多农户加盟,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全镇返乡农民工创办专业农场26个,专业合作社59个,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实现就业4215人。二是突出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依托资源优势,助推食用菌、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激活“互联网+”乘数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015年返乡人员陈国军投资3000万元创办黑木耳交易大市场,集聚辐射省内外企业65家,其中省级以上研究院8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有效发明专利22个,知名品牌42个,形成了产业发展集群效应。投资130万元创建的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园,与“淘宝”、“京东”、“颂禾商城”等平台开展合作,为创业人员提供房租减免、成本控制、技能培训等服务,为镇区企业、合作社提供网上交易平台。园区入驻企业9家,带动80多名返乡青年干事创业。三是突出创新人才的带动作用。通过“人才回引工程”的开展,一批有资本、有经验、有人脉的在外人才回乡投资兴业,成为返乡创业的领军人物。曾任海尔集团副总裁、长江证券公司总经理的崔少华,2015年返乡兴建守善居煎饼创业园,从打造品牌、网络营销、资本运作、规范标准等各方面在全镇同行业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曾任大连大显集团高管的刘强利,投资5000万元返乡创办公司,利用食用菌废弃物资发电,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公司仅通过回收秸杆、木耳菌段就可以使全镇农民年创收240万元,刘强利也当选为敦化市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协会会长。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宽返乡创业通道

  协调各个部门,汇聚各方资源,积极解决返乡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努力让每个返乡创业者“留得下、创得成、走得远”。一是破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降低小额贷款门槛,扩大反担保范围,年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万元,结合省级电商示范镇建设,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电商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协调文化部门为利华柳编合作社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资金10万元建立了柳编文化博物馆。二是努力提升创业者素质。举办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市民化、农家乐餐饮、硅藻泥施工等一系统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创业项目推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返乡创业招聘周”活动,满足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三是改善返乡创业的硬件基础。协调国土、交通等部门谋划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降低创业成本,投入资金改善通信条件,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奔向更广泛的市场。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