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头道镇苇沙河村是省人社厅今年确定创建的“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辖区总户数498户,总人口1860人,劳动力资源数903人。一年来,经过市、乡、村共同努力,“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42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903人的82.2%,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6300元。
一、固本强基抓规范
逐户走访调查登记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等基本信息,建档立卡,健全台帐,录入数据库,实现家庭情况清、底数清、结构清、分布清、去向清、就业意向清、工资收入清、农民工需求清,保证数据时效性、真实性,时时跟进信息调整,实现动态管理。
二、培育品牌促就业
苇沙河村与通化医药城相临,镇(村)服务平台加强与医药企业联系,开展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熟练掌握医药包装技术,凭借地域优势,发展“医药包装工”品牌劳务,成功为通化市万通药业输送长期转移“医药包装工”60余人。苇沙河村土质、气候适合平地种植西洋参,近年来,已有10多户参户开办参场,参业的发展需求大量的“参工”,成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又一亮点品牌,较大的参场常年雇佣参工20余人,较小的参场常年雇佣参工5至6人,该村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参工”品牌劳务。
三、扶持创业带就业
积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政策,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利用资源优势自主创业。苇沙河村以“路边饭店”誉满集安,全村拥有饭店7家,带动就业30余人。本村农民种植人参、林下参、平地西洋参、葡萄、五味子等特产业及加工业30多户,带动就业100余人。开办汽车营运、维修、理发、商店等10余户,带动就业30余人。全村截至2014年,实现自主创业46人,带动就业196人,形成以种植业为主、加工业为辅的创业格局,创业氛围浓厚。
(集安市就业服务局 郭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