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平市紧紧围绕省、市政府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采取积极有效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六大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就业质量整体提高,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服务更加完善”的就业创业新格局。
“一抓”创业促就业体系建设,打造创业新模式。从顶层设计入手,引进中国创业智库入驻四平,推动市政府与中国创业智库达成战略合作,确立以创业讲习为依托,通过创业培训进行项目合作和推广,打造一批新业态“小老板”。先后起草《四平市构建创业促进体系研究报告》和《四平市就业创业三年规划报告》,对全市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层次谋划和指导,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二抓”政策体系建设,实现精准对接。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市政府先后出台《四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四平市关于启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保证了平台建设、劳务输出、创业培训等方面和就业资金直接挂钩。同时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开办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培训班、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大会等活动,全方位推动就业创业人员与扶持政策的精准对接。
“三抓”返乡创业体系建设,整体推进返乡创业工程。四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返乡创业联盟创建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将全市返乡创业者组织起来,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经验交流、创业培训、信息咨询、项目推介、市场评估等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向政府提供创业者的各项信息,在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牵线搭桥,实现双方的无缝对接。联盟初步吸纳企业100余家,业务发展迅速,双辽市杂粮销售量已超过5万斤,香瓜、玉木耳等东北特色农产品销往马来西亚,返乡创业联盟效果初步显现。
“四抓”劳务输出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打造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劳务输出就业三位一体的就业模式。劳务输出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确保实现稳定就业;推动社会保险实现本地化,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梨树县、双辽市通过众合、佰亿达等人力资源公司按照新型劳务输出工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春风行动”期间输出就业近1200余人,稳定就业率达到80%。
“五抓”农民工向农技工转型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全面整合培训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把培训和就业紧密联结,充分尊重农民工就业意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四平市所属县(市、区)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培训创新,组建培训联盟,极大调动了农民工培训热情。伊通县由就业服务局牵头,整合教育、妇联、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对农民工开展焊工、家政服务、种植业等专业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双辽市培训紧密结合就业,开展“企业+职业学校”的订单式培训。
“六抓”就业信息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了全面推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工作思路,全市共投入资金350余万元,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配备和网络铺设全部完成。积极完善四个平台建设,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动态检测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检测平台、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困难职工就业帮扶平台,做到数据及时更新、分析缜密。开通四平就业公众微信号,权威发布各类就业政策和职业招聘信息,深受群众好评。(吉林省就业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