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省人社厅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梅河口市突出抓好五个建设,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8月末,全市共扶持创业208人,带动就业2500人;新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5个,其中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个;返乡创业培训400人;培育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50人。
一、抓政策体系建设。7月份,梅河口市人社局组织人员对本地出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文件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各项政策措施用好用足。8月份,为深入贯彻吉政办发〔2017〕36文件精神,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梅河口市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出台配套文件的时限要求。
二、抓制度机制建设。一是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人社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直20余个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促进农民增收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督查通报及责任追究制度。将返乡创业主要指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公室定期调度成员单位返乡创业工作进展情况,对行动迟缓的成员单位和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三是建立领导包保制度。市领导包保返乡创业乡镇,乡镇领导包保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四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每个成员单位负责包保2个以上返乡创业企业,定期深入指导,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扶持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抓基础信息库建设。一是建立人力资本库。重点收集有创业意愿人员和有创业潜力人员,现已登记返乡创业人员280人,有意向返乡创业人员420人。二是建立创业项目库。现已征集项目60个,其中,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25个。三是建立示范案例库。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各类案例,现已收集创业成功案例50个、失败案例60个。四是建立咨询专家库。邀请在农民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科研院校等专业人员担任返乡创业专家指导志愿者,在政策、技能、创业指导、融资、法律咨询、项目评估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指导,现有各类成员35人。五是建立资本工具库,全市共有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性文件8个。同时,市政府要求农民工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已出台的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政策性文件,不断丰富资本工具库内容。
四、抓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建立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市19个乡镇的303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就业创业服务场所,5个街道的27个社区全部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开通了梅河口市劳动保障12333电话咨询服务台,随时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政策解答和咨询服务。二是建立返乡创业培训平台。年初以来,全市返乡创业培训400余人。三是舆论宣传平台。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积极宣传返乡下乡相关政策和创业典型,目前全市已培育返乡典型25个。
五、抓创业载体建设。一是建立返乡创业基地。在原有7个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强创建力度,在山城镇、红梅镇、黑山头镇、曙光镇和双兴镇又新建了5个市级返乡创业基地。二是建立返乡创业园区。今年市政府启动了“双创”大厦建设工程,两年后建成的“双创”大厦将为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提供新的平台。三是培育创业带头人。以产业发展前景好、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企业主为重点,为他们创造外出考察和参加创业培训的机会,目前全市已培育创业带头人115人。
(梅河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