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制定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对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帮扶,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要求,各级政府人社部门开展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制登记工作。
(一)如何登记
每年7月1日起,有就业意愿的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本省户籍离校三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均可到求职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或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进行实名制登记。
(二)登记内容
吉林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内容由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就业服务需求和求职意向等方面组成(见下表)。
(三)所需材料
凡符合条件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携带报到证、毕业证、身份证和户口簿(应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不受户籍限制)等材料到登记部门进行未就业登记。
(四)登记后享受的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依据登记毕业生的需求,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信息、就业岗位推荐、求职补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服务。
序号 |
指标名称 |
指标释义及包含内容 |
|
(一)个人基本信息 |
|||
1 |
姓名 |
指高校毕业生的姓名,以高校毕业生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内容为准 |
|
2 |
性别 |
包含:男性、女性 |
|
3 |
出生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出生日期,以高校毕业生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内容为准 |
|
4 |
公民身份 号码 |
指高校毕业生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公民身份号码,即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号码 |
|
5 |
民族 |
指高校毕业生的民族,以高校毕业生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内容为准 |
|
6 |
政治面貌 |
包含: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民革会员、民盟盟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农工党党员、致公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台盟盟员、无党派民主人士、群众 |
|
7 |
学历 |
指高校毕业生的最高学历,以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的内容为准。包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等专科、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其他 |
|
8 |
毕业学校 |
指高校毕业生学历证书上记载的毕业学校,以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的内容为准 |
|
9 |
院校所在地 |
指高校毕业生毕业院校详细地址 |
|
10 |
毕业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学历证书的发放日期 |
|
11 |
院校类别 |
包含: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分校、大专班、独立学院 |
|
12 |
所学专业 |
指高校毕业生学历证书上记载的专业名称 |
|
13 |
入学前户口 所在地 |
指高校毕业生入学前户口所在地 |
|
14 |
现户口 所在地 |
指高校毕业生现户口所在地,以户籍本为准 |
|
15 |
联系手机 |
指能够联系上高校毕业生的手机号码 |
|
16 |
联系用固定电话 |
指能够联系上高校毕业生的固定电话号码 |
|
17 |
QQ号码 |
指能够联系上高校毕业生的个人有效QQ号码 |
|
18 |
电子邮箱 |
指高校毕业生有效的电子邮箱 |
|
19 |
常住地址 |
指高校毕业生现居住半年以上的具体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街道(乡镇)及门牌号等 |
|
20 |
登记地住址 |
指高校毕业生登记所在地住址的行政区划代码 |
|
21 |
档案存放 单位 |
指高校毕业现档案存放单位 |
|
22 |
就业失业 登记证编号 |
指高校毕业生持有并有效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高校毕业生持有多个《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其证件编号应采用发证日期最晚并有效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所记载的内容。《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规则参照《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中“附件3.《就业失业登记证》栏目解释及填写说明”的有关要求 |
|
23 |
是否教育 部门交换 数据 |
指上报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是否属于教育部门交换的数据。包含:否、是 |
|
24 |
登记类型 |
指高校毕业生本次实名登记的类型,具体分为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其他 |
|
25 |
困难状况 |
指高校毕业生具有哪种家庭或者个人的困难状况,按照困难家庭相应证件为准。包含:不属于困难情况、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个人残疾、家庭及个人均存在困难情况、其他困难状况 |
|
(二)拟就业信息 |
|||
1 |
就业服务 需求 |
包含: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创业服务(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园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重点帮扶、就业见习、职业培训、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其他 |
|
2 |
求职职位 名称 |
指高校毕业生做求职登记时,所希望求职的职位名称 |
|
3 |
月薪要求 |
指高校毕业生做求职登记时,对职位的月薪要求 |
|
4 |
推荐次数 |
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期间推荐工作的次数 |
|
5 |
推荐结果 |
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期间推荐的最终结果。包含:推荐、成功、失败 |
|
6 |
求职成功 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本次求职期间求职成功的具体日期 |
|
7 |
见习地意向 |
包含:长春、吉林、四平、通化、辽源、松原、白城、白山、延边、长白山 |
|
8 |
见习单位 名称 |
指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名称 |
|
(三)已就业信息 |
|||
1 |
就业状态 |
指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包含:未就业、已就业、其他 |
|
2 |
就业去向 |
包含:单位就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就业(个体经营、灵活就业等其他自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自主创业、特殊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社区岗位、基层项目、科研助理)、部队、参军入伍、升学、出国、就业见习、职业培训、有就业愿望并正在求职、自愿暂时不就业、其他 |
|
3 |
单位名称 |
指高校毕业生登记后实现就业情况 |
|
4 |
参加工作 时间 |
||
5 |
单位所在地 |
||
6 |
其他流向 时间 |
指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升学及出国(境)的具体时间。 |
|
(四)接受服务信息 |
|||
1 |
接受服务 类型 |
指高校毕业生接收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服务的类型,每条数据记录一种服务类型,接受了多种服务类型的,用多条数据表示。包含: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创业服务(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园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重点帮扶、就业见习、职业培训、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其他 |
|
2 |
接受服务 经办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接受本次就业服务的具体日期 |
|
3 |
个人编号 |
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在信息系统中为享受就业政策对象编制的本地唯一识别号码 |
|
4 |
核准日期 |
指核准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日期 |
|
5 |
享受政策 类型 |
指核准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具体类型。本指标仅填写一种类型,劳动者被核准可以同时享受为多种就业援助政策的,应拆分为多条记录进行存储。包含: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吸纳税收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创业培训补贴、求职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其他就业扶持政策 |
|
6 |
享受政策 金额 |
指核准高校毕业生本次享受相关政策的具体享受补贴金额 |
|
7 |
享受主体 |
本次就业政策的具体享受主体。包含:本人享受、就业单位享受、服务机构代理享受、其他 |
|
8 |
政策享受 开始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所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开始日期 |
|
9 |
政策享受 终止日期 |
指高校毕业生所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终止日期 |
|
10 |
享受政策 经办日期 |
指为高校毕业生办理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具体日期 |
|
11 |
经办机构 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
指为高校毕业生办理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经办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