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7期
吉林省农民工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6月15日
本期要目
【信息速递】
● 延吉市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试点工作专栏】
●舒兰市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信息速递】
为更好地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营全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延边州委宣传部、延吉市委宣传部、延吉市就业服务局、延吉市工信局联合开展的州暨延吉市“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周”活动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启动,在一周的活动中,各部门将通过创业就业服务大篷车和市、街道(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向群众集中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全面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引导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转变择业就业观念,促进更多劳动者通过政策扶持实现创业就业。活动现场设立了政策咨询台,向群众免费发放《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文件汇编》《省、州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若干政策》等宣传读物450余份,解答政策咨询100余人次。“创业就业服务大篷车”开进了进学街道安阳社区和旭阳社区,向社区群众发放政策材料400余份。在同时开展的招聘对接活动中,共有62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744个,入场求职23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6人。
(延吉市就业服务局 周永新)
【试点工作专栏】
舒兰市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试点
工作全面开展
按照省人社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舒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推进农村就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舒兰市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农村就业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竭力解决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突出的实际问题。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为保证舒兰市农村就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我市就业服务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组织规划,成立了以就业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农村就业科和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所长成员的农村就业制度改革试点的领导小组,并要求其他各科室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工作,全力保证农村就业制度试点改革工作分工明确,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三个推进。
(一)是推进了市级层面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农村就业服务窗口,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印发农村就业相关制度、政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时提供就业服务,更新求职信息,对前来求职者的信息录入微机备案并定时回访。
(二)是推进了乡镇(街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场所建设。全市二十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功能统一、设施齐全、场所开放的服务场所,统一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和一体化服务。
(三)是推进了村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地点比较偏远行政村,先行试点村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小城镇下营村、白旗镇白旗村建设了村级人力资源市场,每个村级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办公面积100平方米,专职工作人员一名,兼职工作人员一人,现设立职业介绍、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技能培训、劳动争议仲裁服务窗口。我局配备电脑、档案柜等相关的办公用品,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全部上墙,设立了就业信息发布栏,目前,舒兰市以村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基本构建了偏远农村全面覆盖的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农村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三、加大就业信息宣传
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重新对本市重点企业、规模企业等进行空岗调查,全方位全方位多层次的搜集就业岗位,将收集上来的岗位通过舒兰市就业网、就业QQ群、村部小喇叭和乡镇、村的就业信息板对就业信息发布和更新,充分做到农民足不出本村,尽知求职信息。
四、促进就业多措并举
舒兰市就业服务局以实施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队伍和基层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服务活动,取得了农村就业工作良好成效。目前,在“春风行动”活动中,共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2万份,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10次,送培训下乡10场,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次,提供各类免费服务1.55万人次,通过劳务经纪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1.52万人,就近就地转移促进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者就业0.36万人。
舒兰市将把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大局当中进一步重点规划的部署,在提升“试点”工作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试点”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持续探索和实践农村就业工作新机制,开拓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舒兰市就业服务局 庞露露)
报送: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就业促进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省就业服务局领导
发送:省农民工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市(州)人社局、就业服务局
联系人:张 巍 联系电话:0431—88660672
地 址:长春市亚泰大街3336 号 邮 编:130022 E-mail:1215424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