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疫情出现了反弹趋势,为克服疫情对群众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就业服务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居民就业稳定。
一是加强就业监测分析。积极拓宽就业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覆盖面。跟踪掌握全省1603户监测企业用工情况,由原来月调度,调整为半月调度。指导各市州深入重点用工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平台作用,加强对辖区内返乡留乡农民工监测统计,全面摸排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需求和就地就近企业用工情况,建立供需信息台账。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就业信息分析和应用,为劳动者求职、单位招聘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加大线上就业服务。加大线上招聘力度。依托吉林就业创业网和各级公共招聘平台,持续不间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分行业、分岗位举办线上特色专场,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就业岗位信息归集发布,通过线上平台、微信群等多形式多渠道推送岗位信息,满足疫情期间求职者的需求。畅通线上失业登记渠道。依托吉林就业创业网、吉林人社微信公众号、吉事办小程序等多渠道受理群众失业登记申请,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办理失业登记审核的经办机构,调整系统审核权限,授权上一级代为审核,确保疫情期间服务不断线,群众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鼓励劳动者参加线上培训。劳动者可参加各类培训机构通过自有网站或依托第三方在线培训平台组织开展的线上培训。可将职业技能培训全部理论课程纳入线上培训内容,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三是积极开展就业专项行动。1月份,以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重大改革产生的脱贫人口为服务对象,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重点工业企业,按照省外户籍员工每人不超过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岗留工补贴,用于企业向省外户籍员工发放“留岗红包”。针对通化市防控疫情压力过大的情况,增加一批临时性公益性岗位。2—3月份将以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根据季节特点和群众就业需求,将陆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
四是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依托“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动员辖区内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拿出一批有保障、门槛低的岗位,开通“就业援助直通车”进社区,帮助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残疾失业人员等就地就近就业。加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对在乡镇地域内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农民工,按照规定给予5000元初次创业补贴。对在乡镇地域内命名为省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的,给予资金补助。鼓励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从事种养殖业和开办生产经营性企业,实现自主创业。鼓励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动员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等用人单位吸纳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扶贫车间将订单向脱贫户分散,提供生活设施设备,促进脱贫劳动力居家就业。落实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一次性奖补等政策。
五是加强就业精准帮扶。推出“1113精准服务举措”。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精准施策。对就业意愿不足的,至少开展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帮助树立正确择业观;对技能不足的,至少提供1个培训项目;对有就业需求的,至少提供3个岗位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做好现有扶贫公益性岗位与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过渡衔接,根据岗位需求和资金存量,开发乡村治安协管、道路管护、保洁环卫、社区服务、快递收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公益性岗位,疫情防控重点乡镇开发一批消杀防疫岗位,重点安置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有效对接省内外用工企业,做好劳务输前考察、输中组织和输后服务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和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组织农民工有计划、成规模、成批次外出务工,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