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发布时间:2019-03-05 09:08:00
  • 来源:
  • 作者:
  • 字体显示:

  年初以来,辽源市积极贯彻落实“就业是最大民生”要求,紧盯“六稳”之首稳就业工作,围绕全省人社工作“突出一稳”、“三个提升”、打好“三大攻坚”的战略思想,以“就业服务效益年”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1月上旬至2月上旬时间,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集中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组织保障、宣传鼓动、精准帮扶等举措,共帮扶205名就业困难人员顺利实现就业。

  上下联动,统筹部署,让活动组织“动”起来

  建全领导机制。成立了全市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全市就业服务系统工作部署会,学习传达省厅文件精神,研究讨论促进活动有力开展的科学举措,并结合辽源实际,统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促进形成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业务科室协调配合,上下一盘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强化督导问效。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深入各单位,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活动,着力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质、效,推动各级就业服务机构采取多举措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积极搜集促进工作开展好的经验做法,并在全市系统进行推广,营造资源同享和齐头并进共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借势借力,广泛宣传,让活动氛围“浓”起来

  营造氛围宣传。为提升活动知晓度和覆盖面,确保每一名就业困难群体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利用市政府网、吉林网等互联网站,及辽源之声、吉D微风等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活动前期宣传;各社区、乡镇,通过制作宣传条幅、标语及利用宣传板、公告栏等手段,以贴近群众的近距离宣传方式,持续浓厚就业援助活动氛围。

  落实政策宣传。为确保就业困难群体享受政策红利,活动期间,各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均设立政策咨询窗口,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创业推荐、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提供绿色帮扶通道;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开通政策咨询电话,解答就业困难群体所疑,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所需;县区统一在文化广场、乡镇统一在集贸市场等人口集中地区开展政策宣传,发放宣传单,设立宣传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宣传活力;统一印制了5万份就业政策宣传单,发放到全市各级基层保障平台,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宣传延伸到社区、乡镇、村屯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结合实际,精准帮扶,让活动形式“亮”起来

  走访摸排知实情。深入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组织全市基层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走家入户,开展就业困难群体排查,全面摸清各类援助对象底数和基本情况,切实做到排查一个,登记一个,发现一户,认定一户。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657户。

  建档立卡打基础。建立援助对象信息库。根据走访摸排掌握情况,对援助对象基础信息实名制登记造册,确定援助范围,夯实援助基础数据,做到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为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打下坚实基础。全市共为268名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了信息台账。

  “三送服务”出实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对认定的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等重点帮扶对象,实施一对一政策帮扶,详细告知政策享受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在就业政策扶持下尽快就业;搜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信息,通过覆盖市、县区、社区(乡镇)、村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布,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家门口找到就业岗位;逐一走访困难群体,面对面提供服务,对有技能培训意愿的,详细登记,引导其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帮助其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平台搭建架桥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办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发动重点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场参会,提供合适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岗位,促进人岗对接。全市共举办专场招聘会8场,提供就业岗位1857个,达成就业意向145人。(辽源市就业服务局 胡晓波)

  • 责任编辑: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