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道区“快工”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作为“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就业服务中心把农民工、下岗职工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群体,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实现就业精准的对接。就业中心刚刚投入运营,就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快工”就业中心,打造就业服务阵地
当前,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已成难题。促进农民工就业不是人社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方联动。为此,二道区人社局在企业“有需求”、农民工“有愿望”、自身发展“有前景”三者之间找准结合点,从解决就业问题入手,建立“快工”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企业和基层务工人员就业精准对接。
突出行业引领。二道区人社局引进了具有龙头骨干潜质、体现行业特色、发挥引领作用的“吉林省邦硕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快工”就业服务中心项目。该公司是吉林省唯一一家专注农民工、下岗职工、社会闲散务工人员的互联网科技型企业,公司研发的“快工”应用系统,作为“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雇主通过手机APP在线提交用工需求,务工人员在线接单服务。
突出政府扶持。公司没有办公场地,区政府投资25万元,将区就业局原有的创业实训基地进行改造、装修,无偿提供给公司使用。同时,还通过广泛宣传,举办各种招聘会、对接会,积极推介“快工”就业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工、下岗职工、社会闲散务工人员以及用人单位参与到“快工”中来。
突出自我运转。“快工”就业服务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日常运行和管理均由邦硕公司具体负责。“快工”运行以来,在推进农民工就业、节约企业用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广大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从中切实受益,激发了邦硕公司运营管理“快工”的主动性,增强了“快工”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快工”已经覆盖整个二道区,从业人员达800余人,服务用人单位2000余家。
编织“快工”服务网络,做实就业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催生新的就业岗位,但对于基础务工人员来说,信息滞后又影响其就业。把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两个维度,利用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编织成一张网。
组织方式平台化。目前,“快工”中“平台+应用”的组织结构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使得“就业难、招工难”问题迎刃而解。一方面解决了就业,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平台扮演了基础服务者、资源调度者的角色。“快工”平台上务工人员端和雇主端的数量日渐增加。
雇佣方式弹性化。面对市场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快工”以柔性化的结构应对当前的动态环境,改变了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快工”上的务工人员,其工作地点、时间、内容、雇期全部实行弹性化,极大地方便了务工人员灵活安排个人时间,随时随地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上岗。用人单位也根据实际用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务工人员,从而降低了用工成本。
管理方式标准化。“快工”就业中心实行就业实名制动态刷新管理,通过个人信息调查录入,建立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大数据库,集城乡劳动力动态管理、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台帐。邦硕公司研发的求职信息功能模块,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匹配,进行精准岗位推荐。
完善“快工”运行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创富
当前,农民工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即使找到工作,收入却没有增加,农民工欠薪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快工”就业服务中心完全得到解决。
收入有保障。“快工”整合区域内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务工人员可随时上线劳动,24小时精准活源对接。无需学历、经验和技能,可以直接到岗。“快工”目前只有搬运工、力工两个工种,工资统一定价每两小时49元,正常劳动力每天工作8小时,可获得196元工资收入,一个月纯收入5000元。
安全有保障。每个务工人员入职时,与邦硕公司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务工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佩戴统一标识,并着公司统一配发的服装。公司为每个工人购买保险,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的安全保障问题。
权益有保障。“快工”实行一次一结的工资制度,雇主雇佣结束后,直接转款至平台,务工人员可随时提现至个人账户,不存在任何拖欠工资的现象。“快工”还设立了“爱心基金”,对确有因突发意外而需要帮助的困难务工人员,“快工”实行无偿救助。(二道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朴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