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启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精神,贯彻省人社厅返乡创业领导小组“扩大宣传引导”的工作要求,人社厅宣传中心和吉网合作开展了针对省内各高校、技工院校在校生的“返乡创业脱贫攻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现该活动已征集到视频短片、H5网页、论文和调研报告等类型的成果作品共40余个,在我省各高校、在校生、创业圈等层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功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返乡创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美丽的吉林,正在以越来越好的软环境,期盼游子们回家。
作者: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力瑛
作品名称:《迷子荒村两个90后女孩的创业故事》
刘影和兰洪倩是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她们一个来自吉林省松原市,一个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本科就读于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兰洪倩在青岛工作了两年,又在松原市干了一年的销售。刘影是大学生毕业,在山东滨州京博化工研究院工作了2年8个月。16年两个人前后辞职选择回家乡创业,经过两个月多的考察,选择了草莓种植及采摘为创业项目。
创业故事之兰洪倩
起初兰洪倩的父亲母亲不同意她回乡创业,她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孩子做的决定:“上了多年的学,刚从田垄里爬出来,怎么又要回来爬田垄沟?”
与父母等老一辈观点恰恰相反的事实是返乡创业如今成为很多青年一代的选择。想为家乡献出自己的力量、反哺家乡,是每一个曾经为了拼搏而不得不离开家乡的人共同却日趋强烈的心愿。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一线二线城市打拼几年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丰富而尚待挖掘的资源纷纷选择回家乡创业。学习管理和相关的农学知识,运用人脉和互联网打开销路,扩大规模。经过多次的摸索尝试,又有政府的扶助政策作为后盾,他们不仅实现了在家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带动了许多当地人加入其中。同时必须看到创业人初期可能面临的更多的是周围人的不理解,最后收获的果实里面可能也有别人难以想象的苦涩和艰辛。
刘影和兰洪倩就是返乡创业大潮中的两位。二人选择在刘影的家乡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创业。从亲人和朋友加上自己的工作积蓄一共20多万,400平方米的大棚6000颗草莓幼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起初由于我们没有经验,花了不少冤枉钱,”兰洪倩说。通榆县迷子荒村不利的地理状况给他们创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刚开始运用的化肥并不适合两个人为了调节高原上盐碱地的PH值,两个人开动脑筋,运用了自己本科所学知识进行调节,让土壤更适合草莓生长。两个人又引进了生物菌肥不断改良土壤保证土壤肥力。为了增加自己对这个项目的了解,两个人有时间到附近的规模更大的草莓棚进行考察学习,把草莓的售卖期从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缓苗事件是两个人在这一年里遭遇的一次不小“滑铁卢”。由于两个人不知道这个期间需要买药去打虫,苗死了很多,两个人努力补救最后还是没能挽回,损失了很多。第二年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在水肥管理,草莓苗上都做了改良。这些都是靠自己努力可以尽可能解决的,在扩大规模上却让两个人犯了难,一个棚四百平方米显然不能满足创业的需要,两个人琢磨着要扩大规模,围村子周边逛了一圈,发现了很大的草原荒地,等找到了农业大队,说要长期租一块一千平米的地作为暖棚实用,兰洪倩说在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这块土地有出台政策不能作为农业使用,三十年期限已经到了,可是60多岁的大队长坚持只能整体租,一年几百万的租金,几番游说仍是无功而返。
“村子周围大多数杨树已经被砍伐用作取暖,所以暖棚上的保温用的棉被常常被常年的风挂到不知道哪去了”兰洪倩笑着说,后来他们按上了固定的铁管确保暖棚,即使在大风天气也能保持温度,“当你亲自去做,很多问题就会一个个冒出来。”
销售环节从屯到县到镇,有微信群,草莓好了会直接在微信群里通知,有物流车把草莓拉走,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去年收成不太好,今年的收成应该还不错。”
创业故事之刘影:
“听说咱们今天下午去办营业执照了,办的还顺利吗?”,“嗯……没办成,过几天还得去办”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大学和工作都在大城市,可刘影还是坚持回来创业。关于这一点,刘影有她自己的想法。一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年纪大了,不愿离开家乡,“即便自己在外打拼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二是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够更好的发展,带动家乡人一起致富。迷子荒村是一个非常贫困落后的乡村,这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闯荡,留在家里的都是中老年人,没有什么文化,消息闭塞,对外界不了解,更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农业的发展还是停留在以前“靠天吃饭”的层面上。尤其是近几年气候比较异常,经常出现干旱或者是洪涝的现象,导致农业的发展非常不好。不仅如此,迷子荒村的交通也很不便利,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里的公路也是最近才刚刚打通的。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促使刘影和兰洪倩义无反顾的回到这里,回到他们生活十几年的地方,开始她们艰难的创业之路。
“父母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刘影说。而且父母的反对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来自整个村民的不理解,不信任。迷子荒村的很多村民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有的甚至去她家里直接和她父母说,这在无形中给了刘影很大的压力。幸运的是刘影的父母比较开明,虽然看不得女儿受苦,但看到她有自己的计划和坚持,也就不再给她施压。
在创业之前,刘影也了解了国家相关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自己也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资料,并自学了一点技术,通过和兰洪倩的沟通,最后确定了种植草莓的计划。然而,创业之路远没有刘影想的那么顺利。
“本来村大队是同意将土地免费租给我们使用的,结果我们花了10多万好不容易盖起了大棚,种下了草莓苗,他却开始向我们收费。正常一晌地一年1000都不到,可是她们400多平米的地,一年的租金却要500。”这让刘影感到十分的委屈。
人工上:“基本都是靠自己,实在是干不动的,就找我哥还有认识的一些朋友来帮忙”。不仅如此,刘影的男朋友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为了支持女朋友创业,还辞掉了工作过来帮忙,直到今年8月份才刚找到工作回去上班。两个女孩子就这样,完成了前期大棚的建设工作。技术方面刘影在大学期间认识一些朋友,在这方面还算有些经验,平时也可以通过电话指导帮上一些忙,再就是买苗,卖家也会提供一些技术指导,不过主要还是靠刘影二人自己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失败经验,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
根据刘影的介绍,乡党委书记刘书记对她们的创业是非常支持的,而且也为她们多处奔走,无奈职能权力有限,虽然态度很积极很支持,但在资金方面,确实没有落到实处。
关于创业最开始的规划,刘影两人是想做一个采摘园,虽然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办,但刘影坚持在办完营业执照以后再进行这个项目,因为她们是大学生,所以一切都要合法化,不能钻法律的空子。刘影说:“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诚信做买卖,种植的草莓除非是出现了虫害才会部分撒农药,所有的草莓我们用的都是有机肥、农家肥,健康无污染。”从种植,到施肥,到看护,再到最后的采摘售卖,所有的环节,都是二人亲力亲为,为的就是保证草莓的质量过关。
“超市的价格压的太低了,现阶段还无法承担,而且给超市供货,产量必须跟得上。我们现在土地、资金、技术都有限,根本就达不到要求。而且去年种植的草莓,很大一部分都用来送礼还人情了,以此谢谢那些在创业初期帮助过她们的人。”
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迷子荒村这个地方有100多万株野生杏树,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紫色的高原”。虽然野生杏食用的价值不大,但在每年的四月末五月初,杏花开的十分漂亮,很多人都会赶来观赏,只是这个地方距离刘影她们还是有十几里地的距离。刘影却认为,就算是这样,也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好好的宣传一下自家的草莓,哪怕只有一个人来,这也是一次机会。
近几年,吉林省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白城市就业局成立了一个大学生返乡创业委员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刘影仔细阅读后,发现符合自己的几乎没有,只有一项是如果年收益达到100万以上,政府会补贴2-3万,可是现在刘影的大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更何况是年盈利100万。同时,乡党委书记刘书记很支持,但土地不归乡里管,归村里管,又因为刘影的户口不是乡里的是镇上的,所以没有办法给予相关的补助。
当问到是否会继续坚持下去的时候,刘影的语气很坚定,她说:“一定会坚持下去的,而且她们已经有了明年扩建的打算,只是土地和资金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能解决的话,就会继续扩建,也希望村里人能理解信任我们,让我们带大家一起赚钱。”
泥土之上的中国形象与中国故事
刘影和兰洪倩的艰辛又坚定的创业之旅只不过是千千万万返乡创业大学生的一个缩影,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中国青年可以说是“前仆后继”走向民间奔赴农村。而如今的知识青年返乡创业,则是伴随我国城镇化历史进程出现的,由城而乡,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是一种历史趋势。一些早已跳出“农门”的知识青年以及在城市谋生多年的农民工,他们或缘于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或倦怠于城市的喧哗浮躁,或找寻新的事业起点,正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中国的“新农人”。他们不仅带去了新的商机,更带来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和农业“联姻”模式。同时他们也带去了新的理念,更注重食品安全,农产品的加工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刘影和兰洪倩创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归因起来是多方面的,自身包括缺乏农业经验,社会经验也相对匮乏,能够认知的资源资金,能够掌握的资金资源也相当有限。创业项目是否适合当地情况,最大程度发挥本地资源是应该首要关注的问题。其次参加培训或者先加入农业公司熟悉农村,了解供销关系,了解怎么才能更有效地跟农民进行沟通这些都是创业前期必不可少的。冲动做事,低头蛮干只会事倍功半。
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舞台上不容忽视的大国,对内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改善民生,让人民有一种“获得感”。对外中国也在积极构建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再到也门撤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国表现出了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的“天下胸怀”。到如今通过包括“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来积极搭建中国到亚欧非新的经济桥梁,其在为国内很多欠发达地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谋发展,搭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初期,为了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其为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十六大会议以来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三去一降一补”逐步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
东北这片白山黑水依托丰富的资源,为众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一代以及农民工等外出务工人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天地和空间,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发展中结构性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需求失衡等。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由此可见:提高民营经济实力和活力,对于东北完成新一轮振兴发展意义重大。
从“孔雀东南风”再到“春暖燕归来”,很多像刘影和兰洪倩这样的大学生想返乡创业。吉林省近两年陆续推出在手续简化,贴息贷款,降低贷款门槛和补贴上的相关不断更新的政策。这些政策逐步在省、市、县、乡、村五个创业平台不断推进和落实,为在创业路上奋斗拼搏的人提供助力。
包拉温都在蒙语里意为紫色的高原,在这个有4600人口的小村里,4000人都是务农人,东西连绵的沙丘上生长这一百多万株天然山杏树,冬季树干裸露出晶莹闪亮的紫色身躯屹立在天地之间,陪伴着见证着年轻人刘影和兰洪倩去书写他们当代的“创业史”。青年一代成为在家乡带领大家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类似的创业经历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涌现。这样一个个自然而鲜活的中国形象组成了真实又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宣传中心 中国吉林网)